第一章 组织激励
§1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对食物、水、空气等的物质需要,及对归属、爱等的社会需要。
二、动机
1、动机的概念: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动机有三个要素:1)决定人行为的方向;2)努力的水平;3)坚持的水平。
2、动机的分类:内源性动机(又称内在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又称外在动机)
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激励对于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员工出色的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激励的类型:(1)从激励内容角度分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2)从激励作用的角度分类: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
(3)从激励对象的角度分类: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
§2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划分的五层次人类需要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2、主要观点
(1)人具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此处隐藏83110个字……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直接管理该经办机构的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复议,但不能向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议。
可以书面方式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方式。
劳动保障复议机关在收到申请人的复议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书进行审查。行政复议机关对受理的复议案件审查后,应在树立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或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延长30日内,依法分别作出决定维持、决定履行、决定撤销、决定变更、确认违法的复议决定。
四、劳动保障行政诉讼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劳动保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案发当事人的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诉讼活动。
五、行政诉讼的时效、程序
1、起诉的条件:
(1)起诉人合法;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
行政复议申请人,不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劳动保障行政诉讼结果的法律效力
劳动保障行政诉讼的结果是行政判决,其法律效力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关于劳动保障行政争议的判决具有国家意志的性质,其对该争议当事人及其他人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