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林下经济 拓展增收渠道典型做法经验总结

时间:2023-06-17 06:15:54
做强林下经济 拓展增收渠道典型做法经验总结[此文共1423字]

做强林下经济 拓展增收渠道典型做法经验总结

汶川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缘、阿坝州东南缘的岷江上游两岸,是阿坝州的南大门,素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是大禹的故乡、熊猫的家园。县辖7镇69村,人口9.34万人,面积2084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273.16万亩,有林地面积169.54万亩,森林覆盖率56.85%,是全国生态重点县之一。全县拥有商品林35.27万亩,生态公益林237.89万亩,具备发展林下产业得天独后的优势条件。林改以来,农民对林地拥有了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能自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了森林旅游、林下产业、养蜂立体发展。

一、行政推动,为林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为盘活林地资源,实现立体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益、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成立林下产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指挥和协调职能,将此项工作列入各乡镇年终考核范围,纳入巩固扶贫成果开发序列。县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林下经济工作推进会、部署会,及时研究解决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为林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将扶贫资金及全县涉农资金向林下产业发展倾斜。

二、扶壮龙头,带动林下产业发展

一个好的产业模式,离不开龙头带动,扶壮龙头,带动产业发展,是推动林下产业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县要紧紧抓住林下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以扶壮林下产业龙头企业为抓手,通过从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积极鼓励引导林下产业从一家一户松散型发展模式向“公司(协会)+基地+农户”集约化模式转变,走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成立养鸡协会、养蜂协会、林下中药材种植协会、养猪协会等林下经济组织,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为全县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夯实了基础。积极培育汶川县天然农产品开发企业,在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和引导下,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一体化经营,按照“统一供小鸡、统一饲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用药防,统一回购”的“五统一”方式与农户合作,以及技术服务中心、产品经销处等基础设施,与农户实行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而延伸了“林、牧、农”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链条,使农民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致富之路。

三、强化服务,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为切实解决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成立了以林业、畜牧、农业、科技等部门为主导的技术服务组,分片包干定期下乡进行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直接送科技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林农实用技术,切实让林农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不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为林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创新模式,实现立体发展

在发展林下经济上,要以高质量发展站位谋划,前瞻性发展,逐步建立起林地上保护和建设生态、林下发展养殖种植、沟壑水塘养蛙养鱼,林间养蜂、“四旁”栽竹植树种花的立体发展模式。一是林海绿色生态游。通过发展林海旅游业让农民吃上了生态饭,以鹞子山为代表的生态康养旅游点,包括鹞子山养生堂、达拉布森林公园、水磨仁吉喜目谷、核桃坪赵公福地、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草坡自然保护区、龙溪阿尔沟滑雪场等景区景点,建立完善乡村游、生态游,举办樱桃采摘、大熊猫生态旅游等生态游模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林下产业。近年来基本形成了林畜、林禽、林蔬、林药、林花、林粮、经济林套种等7种模式。林畜模式以林下养猪为主,林禽模式以林下柴鸡养殖为主,林蔬模式以林下种植蔬菜为主,林药模式以林下种植药材为主,林花模式以林下种植花卉为主,林粮模式以林下种植绿豆小杂粮为主,经济林套种就是林下种植花生、山药等经济作物。三是实施空中林业,形成蜜蜂养殖基地。依托丰富的林果资源,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业,拓展市场向内地,向沿海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兴起,将促进了农民增收。

《做强林下经济 拓展增收渠道典型做法经验总结[此文共142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