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全国,至少有3千万名儿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在这四分之一的孩子中有15.23%曾经认真考虑过自杀、5.85%曾经有过自杀计划;在吉水,近两年有5名在校学生自杀身亡,2名自杀未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势严峻。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相关。
一是家长缺席。大量研究发现,约有50%左右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来自于家庭,甚至成人的不少精神障碍也可追溯到原生家庭的问题。目前的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着三大误区:第一,教育要求失度。表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开发,轻素质提升;重体能健康,轻心理素质培育。第二,教育内容失重。家庭教育中父母盲目施压,忽视性格培养,对孩子过高期望。第三,教育方法失控。缺乏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缺乏有效沟通,习惯选择简单粗暴的家庭暴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从特定角度看,我国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此密切相关。
二是学校缺位。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学校心理卫生工作十分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已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但在贯彻执行上存在一定差距,学校重分数而忽视心理健康培养的倾向仍普遍存在,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仍是压倒一切的硬指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 ……此处隐藏252个字……、重视、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倾全校之师,为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保驾护航
完善学校心理服务平台。按比例配置专兼职心理教师,规范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对心理教师专业知识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使青少年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设立青少年心理辅导站或接入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着力构筑青少年心理辅导站或接入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吸纳社会各界的专家、心理工作者担任志愿者或者购买第三方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并向青少年广泛宣传热线号码,鼓励其有需要时拨打求助。
三、尽全家之能,发挥家庭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
探索建立以心理健康、沟通技巧等为主要内容的家长学校,并做到“六有五落实”:有领导小组、有校牌、有工作制度、有考核、有档案资料、有活动经费;领导、管理、师资、教材、教学五落实。落实政府主管、教育部门主抓、妇联等相关单位协同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协调相关部门共同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定期开展家长培训,确保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四、以全局之观,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措施落地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与部门协调。要建立健全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卫生健康、教育部门要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与精神障碍发现、转介、诊断治疗等工作中建立协作机制;与宣传、文明办、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和组织加强协作,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财政部门要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鼓励各种社会资源支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