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知行合一,方可奔向自由
“我的辫子长在脑后,诸公的的辫子长在心头,我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公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来自《建党大业》中与胡适争论的国学大师辜鸿铭先生的现场发言。当历史的源流行驶到分叉路口,激流奔涌,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有识之士们分庭而立,端坐着思想的高峰,伫立着行动的巨人。两者合二为一,融合为知行合一,一路载着实践出真知的风帆,乘风破浪,直达沧海!
封建大家庭制度的抨击,腐朽礼教纲常的控诉——《家》。来自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的《家》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旧时代大家庭的图画,以高公馆的三位长子为主要视角,让读者看到在封建制度、思想和道德统治之下的亲情、爱情、友情,以及理想之情。同时展现了新时代来临对旧时代的冲击,给渴望破除旧思想追求新生活的人们持久的动力。
龙生九子,各有优异。书中的三兄弟有着共同的父母,共同的生长环境,但却有着不同的人物性格和特征。大哥觉新年幼懂事听话,成绩优异,父亲死后担当家中重任,照顾老小,左右缝补,可担得上恭顺二字;二哥觉民稳重内敛,最为礼让和疼爱三弟,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可担得上成熟二字;三弟觉新热情好动,好喻反讽,性格敏感,具有较强的同理心,但雷声大雨点小,担得上外强中干四字。相似的是,少年时代的三兄弟都有着如春日般美好的爱恋。巴金先生通过描写三兄弟各自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和最终的不同走向,彰显了同时代之下的不同反抗,最终却都指向了一个方向!
大哥觉新少年时期和大姨妈家的梅表姐可谓是青梅竹马 ……此处隐藏410个字……抗争会激烈异常,而到最后自家爷爷安排嫁于六十多岁冯老爷的鸣凤投湖自尽,也未见觉慧一次明确的反抗。鸣凤的直面死亡,给了觉慧很大的冲击。互相爱恋的两人,一位选择死亡也不愿丢掉对他的情意,一位却连坚定的决定和发自内心的言语都不敢做出和发出。不论高低,不比好坏,公道自在人心。文末,觉慧最终在经历诸多之后,选择离开,去追寻自己期盼的,想象中的世界。
二哥觉民是一位有着理性思想,且把目光投在当下的一位青年。与三弟一同接受和讨论新思想,容纳三弟的激进愤慨,也能理解大哥的羸弱束缚。他与琴也是同样情投意合,不仅如此,觉民异于大哥和三弟的无力,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于琴的情意。在爷爷为觉民指婚之后,觉民离家出走,以抗议自己对于爷爷的决定,以抗议封建制度对于爱情的摧残。在爷爷临终之际,觉民收到消息,急忙回家见爷爷最终一面。情可追,孝必行,有着追求,也有着担当,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理想青年!这种血脉中流淌的成熟稳重,开拓奋进,是而后觉民和琴成功走到一起的基石。
三兄弟,即代表着三种思想。心知新者,行为旧物所累,妥协于封建;心知新者,傲然挺立愤慨不争,脚下却未曾挪动半步;心知新者,愿守旧物之良处,且追新者之理想,知行和一,稳步迈向追求中的世界。
诚然,转换角度观看,觉新目光所及乃家中,觉民目光所及乃自身,觉慧目光所及是整个天下。书中文字未提关于家国二字许多,但从书中一隅,足矣见到整个国家的状态。因循守旧者是腐朽的根,为激进开拓者提供前进的营养。而理性者即中流砥柱,开拓的土地将由他们稳固,腐朽的根长出的新芽当由他们抚育。三者相互抵抗,相互作用,为新世界的到来提供着勃勃生机。
心中无“辫子”,行中无“辫子”,脚下和心上的合二为一,方能追寻生活的幸福与自由!